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大江东︱孕产妇眼中的“超人”!上海三位产科(2)

来源:临床急诊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5月23日 04:09:40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院领导组织医务科及各科室主任连夜制定流程,进行分层管理、分区救治、分区收治。院部不计成本,在全市医疗机构中最早升级了急诊医护的防护级别,

院领导组织医务科及各科室主任连夜制定流程,进行分层管理、分区救治、分区收治。院部不计成本,在全市医疗机构中最早升级了急诊医护的防护级别,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不被感染。医务科组织医技等科室梳理流程,加快急诊核酸检测,开展抗原检测,职能科室连夜改造核酸采样点,连夜建设缓冲观察室、缓冲分娩室、临时看诊点,确保孕产妇分级、分区域得到有效救治。

虽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,虽然没有核酸阴性报告的安全保障,但为了宝宝的平安降生、为了孕妈的平安分娩、为了危重孕产妇的成功救治,急诊科医护人员甘于奉献、冲锋在前。

这样的故事,在急诊室有太多太多。核酸检测结果,不是及时有效治疗的“拦路虎”,而是分区域诊疗“风向标”。

来不及欢呼,又有一位42岁试管受孕、孕37周、不规则腹痛的初产妇走进急诊室。医生诊断为胎盘早剥。在核酸检测结果没出来的前提下,急诊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启动,5分钟内在急诊缓冲抢救室进行了紧急剖宫产手术,母子平安。

我是产科急诊医生,也是2岁半孩子的宝妈。做了医生,注定陪娃的时间非常金贵。以前,下班后无论多累,一定会陪娃聊天、做游戏、读绘本……3月底开始,疫情形势异常严峻,我们开启了工作、吃住在医院的闭环模式。随着闭环时间的延长,烦躁、无助的情绪时不时袭来,幸好有同事、领导鼓励我,大家齐心协力,共度难关。爱人和女儿也会跟我聊天,缓解我的焦虑。爱人空闲的时候,用文字记录“闺女趣事”,让我“云见证”孩子的成长。女儿在视频里嗲嗲地反复问:“妈妈,你吃饭了吗?妈妈,你什么时候回来呀?妈妈,我去接你回家吧……”也会安慰我:“妈妈,你最辛苦,我在家听爸爸话。妈妈,我亲亲你吧。妈妈,你睡觉吧,我不吵你。妈妈,我的肚肚想你喽……”

“不论什么情况,孕产妇都是第一位的!有任何困难,24小时随时找我们。”这是疫情期间从急诊科医生和护士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,很质朴,却成了一颗大家的“定心丸”。

每位医护人员是白衣逆行者,还是孩子的爸爸妈妈,也是自己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和他们的孝顺儿女。疫情期间,除了全力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,其他身份都顾不上了。产科急诊团队的同事们,克服种种困难,闭环在医院近两个月。略有空闲,他们会和父母、自家宝贝通个视频,有时候说着说着就哭了……擦干眼泪,我们继续奋战,保证每一个家庭的团圆。

疫情,给我们的影响是双重的,在给我们的工作、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,也让我和同事们心贴着心、守望相助,建立起了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战友情谊。

从3月1日至5月17日,东院产科急诊共看诊6239人次,临时看诊点1706人次,其中在急诊缓冲产房和临时看诊点产房分娩180例,急诊抢救室急诊剖宫产手术病例98例,期间未发生一例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。

且听三位医生讲述这段特殊时期工作的“舍”与“得”——

文章来源:《临床急诊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cj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523/1507.html

上一篇:壹点送岗|济南市中心医院公开招聘13人+急诊医
下一篇:孕产妇眼中的“超人”!上海三位产科医生的抗

临床急诊杂志投稿 | 临床急诊杂志编辑部| 临床急诊杂志版面费 | 临床急诊杂志论文发表 | 临床急诊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临床急诊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